栗萱
近日,记者在凤凰山公园内看到,草坪上支撑起了一顶顶五颜六色的帐篷,不少游客带上了露营桌、露营椅、露营推车,装备十分齐全,三三两两的游客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天,看起来十分惬意。
近两年,尽管疫情反复阻挡了不少人远距离旅游的脚步,但催热了周边游、短途游等短距离、高频次旅游度假新风潮,其中,露营的热度不断攀升,已成为年轻人最喜爱的假期玩法之一。
一顶帐篷撑起300亿市场
“周末假期一到,我会和朋友到附近的公园和海边露营,有的时候我还会搭建一个大遮阳棚进行烧烤。”在凤凰山公园露营的晓景表示。和晓景一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假期搭起帐篷,钻进自然,“露营经济”悄然兴起。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2014年至2021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299.0亿元,预计2022年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记者打开小红书搜索“露营”,相关笔记高达109万篇,热门笔记标题为“千元搞定不过夜露营装备”,收藏量过万。露营,这项原本小众的户外生活方式,正在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入场。
谈及在假期选择露营的原因,晓景表示,“平时工作很忙,假期就想出去放松一下,但由于疫情,不能去太远的地方,而露营正好可以让我置身大自然中,搭起帐篷,铺上桌垫,烧水做饭,与朋友聊聊天,比较惬意。再加上青岛本身就背山靠海,有这个自然优势。”由淘宝联合Soul发布的《2021Z世代露营式社交白皮书》显示,在当前的露营群体中,“95后”占比最高,约占总人数的32.8%;此后分别是“75后”“80后”以及“85后”“90后”。白皮书指出,在爱露营的“95后”中,82%的人会在露营时至少展示一种技能,如做饭、滑板、玩音乐等。这表明,他们在露营中将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便于彼此间加深关系,开展“露营式社交”。
户外装备企业完成近亿融资
户外露营受到年轻人青睐的同时,也带动了露营产品的热销。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5800余家露营营地相关企业、33000余家帐篷相关企业、1100余家天幕相关企业、5000余家睡袋相关企业、1200家折叠椅相关企业。就在今年前3个月,大型帐篷、天幕、折叠桌椅、睡袋等露营装备成交额同比增幅超两倍。记者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上搜索“露营”发现,野餐垫、帐篷、天幕、折叠椅等用品是露营装备的销售热门产品,价格则多在100元至300元不等。
与此同时,与露营有关的企业也获得了不少资本的加持。近日,户外装备品牌挪客Naturehike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由钟鼎资本独家投资,这是该企业首次接受外部投资。据悉,挪客Naturehike成立于2005年,专注露营、徒步、登山、旅行、跑步、水上运动等户外运动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除此之外,此前露营品牌“大热荒野”和“嗨King”野奢营地也分别获得两轮千万元级投资以及百万级的天使轮融资。
露营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事实上,露营虽然火了,但火爆只是露营市场的“A面”,露营市场同样存在着“B面”。露营在欧美和日本都有数十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我国露营市场整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是近几年借由疫情的推动进入了意想不到的快车道,有研究者曾表示,中国的露营要在两年内走完海外二十年的进程,其中存在的挑战不可小觑。
旅游业的通病是复购率较低,露营也不例外。只有少部分人会在每个假期都选择同一个营地,大部分人会选择体验不一样的营地。同样的,不少露营产品也存在复购率的问题,帐篷、桌椅、户外电源、睡袋之类产品多数是能长期使用的,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使用率也并不高。
可见,露营这门生意想要做大并不容易。“未来全球的露营经济还会增长,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拉新成本肯定还会增高。”业内人士指出,露营品牌要想在露营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如何找准市场定位、探索经营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