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十年向社会输送 超过650万名硕士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社会输送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这是记者从教育部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至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至9%。

在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也不断发力。统计数据显示,“双一流”建设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达78.5%。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持续加强,甲骨文等一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冷门绝学”得到传承发扬。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主攻方向,有目标、有重点、成建制地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大亮点。

例如,北京大学持续扩大“关键领域急需人才支持计划”,给予数学、基础医学等国家急需、人才培养基础好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增量支持。清华大学设立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面向创新创业的电子信息创新创业项目等,加快培养“高精尖缺”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面对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障培养质量,是不少公众关心的话题。

“为确保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提升,我们强调大质量观,不断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洪大用介绍,“此外,从招生计划制定,到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学位授予、事后监管,我们都进行全流程、全覆盖的制度设计。”

既强调外部约束,也要注重学校、导师和学生的自律。“我们要求学校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根据学校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实现内涵式发展,同时鼓励教师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先生’。在学生层面加强学风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推动他们做到敬畏之心、报国之志和专精之能有机结合。”洪大用说。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