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生均公用经费大幅提标青岛小学初中全省最“富”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昨日,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财政局发布《关于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通知》。从2022年12月起,提高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由小学每生每年900元、初中每生每年1100元,统一提高至小学每生每年1300元、初中每生每年1700元。至此,青岛市生均经费标准成为全省最高。

生均公用经费不得挪用

生均公用经费用于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等方面支出,具体支出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以及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生均公用经费不得用于人员支出、基本建设投资或偿还债务等其他支出。其中,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通知要求各区(市)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明确工作职责,足额安排落实政策资金,及时拨付到位,确保当地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低于市定标准,同时要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

今年提供公办学位超8万个

2022年,青岛市教育系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加快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40所学校开工,75所完工,提供公办学位8万余个,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95%,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5.01%。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10个强镇筑基省级试点镇工作,全面改善镇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办学条件。实行优质学校“一长多校”办学模式,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等30余所新建学校实现高起点办学。通过“揭榜挂帅”选聘校长、完善指标生分配等9项措施,推动市北中学等50所初中学校全力冲刺初中强校。全市优质园占比由去年的60%提升至70%,集团化办学覆盖率由47%提升至62%,3个区(市)首批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