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青岛地铁4号线正式开通!

首次搭载“随车医生”实现实时状态监控和智能运维管理

青岛地铁4号线站内被打造成公共艺术空间。记者 盛军 摄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雯

昨日上午,备受市民关注的青岛地铁4号线开通。据了解, 4号线开通后,将成为贯穿岛城东西的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和客运“大动脉”,预计日均客运量接近20万人次,旅游旺季整个线网的最大日客运量将超150万人次。据悉,4号线开通后,青岛地铁运营线路达到了7条、315公里,运营里程稳居全国前十,换乘站由7座增加到14座,初步实现主城区成网,加速建成“轨道上的青岛”。

54分钟就能从城西到城东

据了解,4号线是青岛市地铁线网中贯穿东西的“金腰带”,起于人民会堂站,止于大河东站,全长31公里,全程运行约54分钟,共设25座车站,高峰行车间隔为5分48秒,途经多处风景名胜区、11所学校和8家大型医院,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城市旅游线、教育线和医疗线。站点自西向东分别是人民会堂站、信号山(青大附院)站、观象山(市立医院)站(暂不开通)、泰山路站、昌乐路站、海泊河公园站、海泊桥(海慈医疗)站、西吴家村站、错埠岭站、福辽立交桥站、洪山坡(妇儿医院)站、劲松三路站、埠西站、大埠东站、辽阳东路站、董家下庄站、科苑经七路站、张村站、彭家庄站、南宅科站、小崂山站、沙子口站、段家埠站、登瀛站、大河东站。其中,大河东站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00,人民会堂站首班车6:15;大河东全程末班车22:10,终点到人民会堂站;人民会堂全程末班车22:40,终点到大河东站,人民会堂非全程末班车22:50,终点到段家埠站。另据了解,4号线高峰行车间隔为5分48秒,全程最高票价6元,青岛地铁全线网最高票价12元维持不变。

4号线是山东省2022年重大项目之一,是市民关注的民生线。为此,青岛地铁秉承“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的理念,面对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全力推进4号线建设,从土建过程开始,不断刷新“地铁速度”:月进尺突破900米大关,提前20天实现洞通;采用“自变型轮胎式混凝土施工车”进行浇筑,不断刷新铺轨施工纪录;在青岛地铁建设过程中,首次实现了供电、通信“双通”。在建设决胜期间,4号线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科学统筹各专业施工力量,实现人力、设备“饱和式”投入,较原计划提前4个月实现高水平开通,获得了验收专家的高度肯定。

4号线开通后,将成为贯穿岛城东西的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和客运“大动脉”,对完善轨道交通线网架构、发挥客流网络化效应、更好支撑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助力青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意义重大。预计4号线开通后的日均客运量将近20万人次,旅游旺季整个线网的最大日客运量将超150万人次。

“青蜂侠”上的黑科技

因为整体色调以绿色为主,4号线列车被人们地称为“青蜂侠”。据了解,4号线共配备列车37列,在设计上采用了城市轨道交通最常使用的B型车,6辆编组,最大载客量为1800多人,时速80公里。“青蜂侠”车厢内座椅黄蓝相间,色彩活泼;车体采用高性能、免涂装的不锈钢鼓形车体,使用寿命达30年,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舒适美观等特点;整车满足国际上最严格等级的EN45545防火要求,使用环保水性油漆、LED节能照明灯具等先进设计,整体提高了车辆性能和舒适性。未来,“青蜂侠”将搭载着乘客,奔驰在城市的“金腰带”上。

飞机上的紧急出口连接应急滑梯,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乘客快速撤离。如今,类似的设计也用在了地铁“青蜂侠”身上。记者探访了解到,4号线列车在两端头车增设了紧急疏散门,发生紧急情况,疏散门展开能形成人员撤离通道,以实现乘客快速逃生。这是青岛地铁首次在列车上加装紧急疏散门。同时,通过车前进行牵引逆变器与电机的匹配耦合试验,制定最优控制方案,消除电磁噪声;优化空调机组声学设计方案,采用变频风机,降低空调机组噪声;车轮安装阻尼环,降低车辆运行状态下的轮轨噪声;配置轮缘润滑装置,降低车辆通过曲线时啸叫噪声,从噪声源头进行降噪设计。

另据了解,4号线是青岛地铁列车首次搭载采用智能运维系统的线路,可以实现车辆运营过程实时状态监控和智能运维管理,相当于给列车配备了一位“随车医生”。智能运维系统可对整车及关键系统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全寿命周期履历管理、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运用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数据支撑,实现车辆运维智慧化升级。智能运维系统为各子系统铺设了高速以太网通道,实时向车辆智能运维平台传输列车运行数据用于统计分析。车辆智能运维平台根据列车实时数据结合既有运行数据,在故障出现前进行故障预警提醒,对列车的异常状态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当列车故障出现时,车辆智能运维平台第一时间调取故障发生时刻相关运行数据,提供故障处置建议,显示相关故障分析报告,指导技术人员现场处置,最终达到“延长检修周期、延长服役寿命”的目的,使整车运行更加稳定高效,将为4号线的高质量运营服务提供保障。

8大站点艺术范十足

青岛地铁4号线线路西起太平山脚下,北上穿越老城区,沿海泊河向东,从极具人气的浮山后一路延伸到崂山,从人间烟火到山海相依,4号线自带“城市园林”的文化属性,线路色设计为“森林绿”。据了解,4号线艺术设计团队,通过实地调研、研究文献资料,并与当地文史专家充分沟通后,形成对4号线沿线文化深度理解,将4号线线路主题定位为“太平旭日,山海畅行”,遴选了8座重点站,从城市底蕴、宜居之都、山海风光三个层面展开文化提取,将青岛地铁打造成沉浸式体验的公共艺术空间,把青岛地域文化和城市精神气质进行了艺术化表达。

据了解,4号线的8座重点站,突出线路的个性。根据4号线各站点周边文化特点分为三个区域,选取泰山路站、董家下庄站、小崂山3座不同站型的车站作为推演全线标准站的设计风格的基础,强调简约、时尚、经济等特点。重点站则从城市底蕴、宜居之都、山海风光三个层面依次展开,主要营造青岛整体的文化意象和空间氛围,艺术化表达青岛地域文化和城市精神气质,同时将“青岛速度”作为“主视觉”元素。4号线突破国内地铁行业常规的公共艺术品作为点缀式设置做法,青岛地铁集团创新团队与西安美院艺术设计团队主张强调空间“主视觉”的设计理念,用“青岛速度”寓意城市的开放与发展,整体设计手法贯彻青岛地铁设计特色,全线、采用简洁、流畅、时尚的设计语言,最大化减少乘客视觉范围内嘈杂因素,营造轻松愉悦、快速便捷的乘车体验。青岛地铁4号线独有的艺术气质,将传达出公共艺术所担当的人文精神与情感,塑造一条全新体验的地铁线,让地铁空间成为愉悦心灵的载体,彰显了青岛这座伫立于时代前沿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风情。

青岛地铁6号线力争年底实现区间贯通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周润

昨日下午,青岛市召开了“2022年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2022年,全市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项目共32个,其中,地铁建设项目11个,市政建设项目2个,TOD开发项目19个。总投资约295.5亿元,年底将完成投资335亿元,完成率达113%。

2021年9月,在国家发改委全面收紧轨道交通规划审批的背景下,青岛地铁三期规划获批复。至此,全市已累计获批13条线、503公里,获批里程位列全国第九位。在建地铁线路11条、219公里,建设规模和密度前所未有。

其中,一、二期规划在建4条线。地铁4号线较原计划提前4个月实现空载试运行,于12月7日完成竣工验收工作,12月15日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并在昨天上午顺利开通。4号线开通后,青岛地铁的7条运营线路可实现主城区穿线成网。

此外,6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完成77%,21座车站中的19座已完成主体结构,力争年底实现区间贯通;2号线西延段土建工程完成80%,3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成;8号线南段土建工程完成70%,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三期规划在建7条线路,仅用9个月时间便实现了全部开工,刷新了青岛地铁速度。目前,沿线区市正全力加快征迁工作,进场率已达90%,创各期线路同期最高开工率纪录。预计至2028年,三期规划全部建成,日均客运量达500万人次,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45%,实现对全市机场、铁路、商圈等重要枢纽全覆盖,初步建成“轨道上的青岛”。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