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是2023年第五批储蓄国债发行的第一天,记者注意到,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双双降至3%以下,较此前同期限利率下降10个基点。
从销售情况来看,储蓄国债依旧热度不减,短时间内即告售罄。业内人士表示,储蓄国债具有信用等级高、安全性好、发行利率固定且较高等优点,是不少稳健型投资者的首选。
财政部公告信息显示,2023年第五期和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额合计380亿元。其中,第五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2.85%,最大发行额190亿元;第六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2.97%,最大发行额190亿元。两期国债发行期为2023年7月10日至7月19日,2023年7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
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储蓄国债发行已进入到第三季度。从3月开始,到7月即2023年的第五批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下降趋势明显。例如,5月发行的第三期、第四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利率较上月均下降5个基点;7月发行的第五期、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较6月均调降10个基点,双双降至“2”开头。
利率调降并未影响投资者热情。“目前已无5年期储蓄国债额度了,只能等下一期了。”农业银行北京某支行理财经理表示,凭证式国债额度会给到网点,但得很早排队来抢,现在更多人喜欢电子式国债。据财政部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国债发行计划表,8月、9月将分别发行电子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
不仅储蓄国债,近段时间,定期存款、美元存款、大额存单、部分银保产品等利率均有所下调。记者发现,低利率环境下,具有高安全性和稳定性产品引来投资者诸多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与其他个人金融产品相比,储蓄国债具有信用等级高、安全性好、发行利率固定等优势,已成为部分投资者的一致选择,尤其是风险偏好较低的老年投资者。据《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