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齐心促振兴,市北区累计拨付财政帮扶资金约3.1亿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昨日,青岛市召开“乡村振兴在行动——看区市”第二场市北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北区介绍,在深化东西协作、加强省内帮扶的重要任务中,相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介绍,2018年以来,市北区累计拨付财政帮扶资金约3.1亿元,助力安顺市西秀区、陇南市西和县顺利脱贫摘帽,定西市临洮县、菏泽市成武县加速乡村振兴。2021年,市北区与临洮县被两省推荐参加国家东西部协作实地考核,获得国家考核组高度肯定。

加强组织领导 协作事业系统推进

市北区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领导小组,与协作地研究并签订《“十四五”东西部协作行动方案》,形成系统谋划、分步实施的总纲领和路线图。细化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纳入区委、区政府月度重点工作督查调度体系,盯进展、督落实、解难题,保障重点任务落地见效。2018年以来,两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交流互访达30余次,业务部门、街道等层面始终保持常态化对接交流,深入协作帮扶第一线,推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形成紧密联动、高效协同、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深化人才交流 互鉴互通走深走实

下好干部人才选派培优“先手棋”,2018年以来,累计选派挂职干部10人、支医支教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237人,培训当地党政干部2800余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万人次,在直接支援服务当地建设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业务精湛、素质优良、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夯实人才支撑。2018年以来,市北区1位同志被授予省脱贫攻坚记大功,2位同志获评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特别是援派人才孙鹏同志,深入走访西和县20余个乡镇和50余个行政村,累计采访100余名贫困户和3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创作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决战西和——一个贫困县的脱贫之路》,讴歌了西和县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决战中的伟大奉献精神,开创了文艺帮扶新路子。

搭建多元平台 消费增收扩容提效

依托消费协作专区、专馆、专柜及产销双方信息共享平台等“三专一平台”载体,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持续拓展协作地特色产品外销渠道,形成了立体消费协作的新模式。一方面,通过线上渠道吸聚流量,借助中国社会扶贫网、交运易购线上商城、山海盟线上商城等网络销售平台,上线协作地特色产品,并依托市北区300余家新媒体企业,进一步提高推介力度和覆盖面,释放消费潜能。另一方面,通过线下渠道增进对接,大力推进“农超对接”“政企对接”“企企对接”,设立消费协作实体店9处,组织开展年货大集、“消费协作月”等专题活动,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等积极参与,推动协作地特色产品进入青岛大型商超、走上市民百姓餐桌,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消费协作7.1亿余元,有力提升了协作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助力当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注重结对帮扶 社会合力广泛凝聚

在青岛市率先提出实现“结对全覆盖”目标,2018年以来全区22个街道办事处,近百家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与协作地结对,深入开展交流互访、人才互派、资源互通、爱心捐赠等活动,切实增进了两地感情,提升了交流协作实效。特别是2020年,党中央对西和县6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村挂牌督战,市北区高度重视、顶格推进,制定了《市北区帮扶西和县国家级贫困村脱贫退出方案》,组织12家企业和社会组织与6个督战村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两帮一”帮扶格局,其间累计向挂牌督战村捐款捐物390余万元,联系当地合作社,对深度贫困村农产品进行收购加工,帮助25人实现就地或异地就业,为西和县脱贫摘帽提供了强大助力。

面对西和县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市北区第一时间组织调运救灾物资、筹措救灾资金,全力支援当地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2018年以来,市北区各界累计向协作地、帮扶地捐款捐物8400余万元。去年疫情期间,西和县第一时间千里驰援,送去了价值50余万元的口罩、防护用品等防疫物资,有力激发了市北干部群众战胜疫情的斗志和信心。经过多年来的东西协作和省内帮扶,全社会已经形成了“齐心促协作、两地一家亲”的广泛共识和浓厚氛围。

未来,市北区将聚焦“当地所需”,发挥“市北所能”,围绕产业发展、消费增量、人才扩容、稳岗就业等重点继续发力突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协作地、帮扶地戮力同心、并肩战斗,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携手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更大的市北力量。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