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老牌私募开辟新战场“主观+量化”为大势所趋

老牌主观多头私募机构重阳投资近日招聘量化分析师一事引发业内关注。不少业内人士猜测,这可能意味着重阳投资将进军量化投资领域。事实上,近两年来,不少主观多头私募机构都开始重视量化策略,而老牌主观私募拾贝投资近几年开辟了量化策略的产品线。业内人士认为,从海外市场来看,主观投资和量化结合是资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观多头机构招募量化分析师

近日,老牌主观股票多头私募机构重阳投资发布了一则社会招聘启事,其中招聘量化分析师的内容引起各方关注。

招聘启事显示,量化分析师职位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为投研团队提供量化分析支持、跟踪分析市场数据、提出并完善量化交易策略,完成专项课题研究等其他工作。对该职位的要求则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量化研究或投资经验;擅长编程,统计分析能力突出;诚实、敬业,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009年6月,专注于资产管理业务的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经多年积累,重阳投资已拥有一支既富理论造诣又经市场锤炼的投研团队,投研人员超30人,“深度价值投资”一直是重阳投资的醒目标签。

主观私募机构招聘量化分析师,还是比较罕见的情况。近几年来,量化投资相对于主观投资的业绩优势逐步显现,难道重阳投资也要进军量化投资领域?对此,重阳投资人士向记者回应表示,公司招募量化分析师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协同主观策略,并非打算开辟量化策略产品线。

行业此前已有先例

尽管重阳投资表示没有大举进军量化投资的计划,不过,老牌主观私募机构转战量化领域已有先例。

此前,拾贝投资曾多次发布量化团队实习计划,招募量化策略研究员实习生。拾贝投资成立于2014年2月,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总部位于北京,创始人胡建平曾任华夏基金成长价值部投资总监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是知名的“公奔私”明星基金经理。

一直以来,拾贝投资都以主观权益策略为核心。不过据公司介绍,在2018年底,拾贝投资搭建了量化投资团队,拾贝量化和技术部门位于杭州,主要承担多因子量化研究、基本面量化、系统开发等工作。

2023年初,胡建平在与渠道投资者交流时表示:“拾贝量化团队经过将近4年孵化,目前已经可以商业化的阶段,过去一年我们量化产品业绩基本能媲美头部量化机构。”尽管近年来拾贝投资的主观产品业绩并不突出,不过渠道人士反映,其量化产品还是拥有一定竞争力。

“主观+量化”双管齐下

近几年来,量化投资相对于主观投资的业绩优势逐步显现。对此,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表示:“近年来国内股票和商品市场量化策略快速发展壮大,我们认为这是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不过,寇志伟也指出,量化投资在近几年体现出了一定的超额收益,但也带来了更大规模的资金来追逐这种超额收益,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超额收益的衰竭,大家又会去通过其他途径去找阿尔法因素,可能又会发现主观投资在一般环境下的相对优势。

事实上,当前行业中不少百亿级私募,都采取了“主观+量化”的形式,比如拥有主观和量化不同产品线的进化论资产,也有将量化融入主观体系的康曼德资本等。而量化私募如幻方等,也在进行基本面量化的尝试。未来,两者结合是否会成为资管机构发展的共同方向?

对此,寇志伟认为,主观投资和量化结合是资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量化工具可以高效处理海量信息,可以帮助资管机构优化投研流程,提高效率,多维度丰富投资策略。

上海概率投资也表示,从海外市场来看,一些海外对冲基金已经开始将量化和主观投资相结合,以发挥两者的优势。这种结合可以通过将量化模型与主观判断相结合,或者采用混合投资策略来实现。未来量化投资和主观投资通常是资管机构发展的共同方向,量化投资和主观投资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市场影响力,未来两者将继续共存并相互影响。据《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上半年超七成百亿元级私募实现正收益

即便经历上半年跌宕起伏的行情,百亿元级私募仍整体表现尚可。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半年,在有业绩记录的90家百亿元级私募中,超七成实现了正收益,其中量化私募业绩较为亮眼。

受访私募机构认为,投资理念、算力设施、人才培养体系、风险管控等是实现上半年稳健收益的“密码”。同时,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重回以基本面为依托的复苏行情。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百亿元级私募机构最新数量为113家。上半年,有业绩记录的90家百亿元级私募平均收益为2.87%,其中,实现正收益的达66家,占比达73.3%。

具体来看,深圳市康曼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圆投资”)、深圳望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夺得百亿元级私募阵营上半年的收益冠亚季军,分别达到17.46%、15.72%、14.59%。

谈及获得较好成绩的核心因素,正圆投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投资中统筹了行业与公司两大维度,优化了研究转化效率:一方面,锚定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具备长期向好趋势的战略产业,把握了机遇;另一方面,在长期向好的产业中,精选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一流企业,优中选优。”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量化私募也取得了不错成绩。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上半年,31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平均收益为5.8%,首尾业绩差为17.51%。其中,29家机构实现正收益,占比为93.55%。

具体来看,上海宽德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半年以13.33%的收益位居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榜榜首,上海佳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稳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稳博投资”)则分别以12.70%、11.22%的收益紧随其后。

“稳健收益的‘密码’由多个点位支撑。”稳博投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例道,比如,稳博投资在投研团队、算力设施等方面的超前投入是支持策略产出的基石。

因诺(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诺资产”)上半年以9.41%的收益位列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榜第6名。公司创始人、投资总监徐书楠对记者表示,因诺资产上半年获得较好收益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体系是量化私募长期投资成功的基石。第二,因诺资产较以往更注重风险管控。以中证500指数模型为例,上半年,因诺资产策略的波动及回撤显著低于以往,收益风险比创出新高,策略稳定性比之前大幅提升。

谈及2023年“下半场”的A股行情,正圆投资相关负责人预计,伴随刺激政策的进一步明朗,经济回稳上行值得期待,A股市场有望重回以基本面为依托的复苏行情。

“预计中国经济基本面在上半年的恢复性增长基础上,进行微观层面持续修复,对A股行情有向上拉动作用。”稳博投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具体配置方向上,正圆投资相关负责人介绍,其持续看好绿色能源、科技效率提升等相关板块,优质产能参与国际高质量循环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核心聚焦于“碳中和”以及“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机遇。

就产品方面,结合对下半年的市场风格判断,徐书楠认为:“因诺资产更看好大类策略,将主推指数增强产品和多策略产品。一方面,量化投资仍处于红利期,叠加指数固有的收益水平,给指数增强产品提供了较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多策略通过不同策略的低相关性,达到更高的收益风险比,是长期收益风险比最高的资产之一。”

据《证券日报》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