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立医院专家火眼金睛识别罕见胃早癌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栋

“去北京大医院转了一圈,最终的检查结果我信服了,高主任说的都是金玉良言,能遇上这么负责的医生,真是我莫大的幸运。”

从北京大医院检查回来的王女士,既幸运又愧疚。

胃镜下发现罕见胃早癌

病理结果却呈良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女士(化名)参加了青岛市市立医院组织的博士进社区健康科普公益讲座,在听取东院消化内一科唐东博士讲解的“结肠息肉筛查与诊治”相关内容后,王女士意识到了消化内镜在健康查体的重要性。

于是王女士来青岛市市立医院预约了东院消化内一科主任高玉强行胃肠镜检查,胃镜下,高主任不仅发现王女士存在多发的胃肠道息肉并进行了内镜下切除治疗,更是在胃体大弯侧发现端倪:一处呈侧向发育型生长的发白、褪色病灶。高玉强凭借丰富的内镜诊疗经验,判断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早期胃癌表现,因病灶较大,需要尽早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进行完整的切除。但意外得是,该病灶活检的病理未发现典型的肿瘤表现,病理与内镜诊断不相符,这使王女士对进一步的内镜治疗产生了很大的顾虑。在交流中,王女士表示自己平时没有什么胃不舒服的症状,活检的病理结果也是良性的,觉得可以先不治疗,定期观察。

为生命负责反复叮咛

患者远赴北京求证

在了解了王女士的想法后,高玉强并没有任凭患者离去,因为他十分清楚发现一例早癌就意味着拯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于是他就该病的诊断治疗和患者进行了详细、耐心的讲解,同时考虑到病灶十分罕见,他特邀请国内知名消化内镜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李晓波教授对王女士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及放大内镜精查,最终,李教授得出了与高主任一致的结论:判定该病灶为少见的小凹上皮型胃癌,属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的胃型腺癌的一种,发生率不到百分之一!然而,尽管经过反复的沟通交流,王女士仍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存在较大的顾虑,并选择了出院继续观察。

医者仁心,王女士出院后,高玉强一直放心不下,他指出目前王女士的病灶处于早期改变,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内镜下完整切除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但放任不管可能会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高玉强也反复通过电话随访联系到王女士,由于该病的罕见性,无论内镜还是病理,诊断难度均较大,高玉强十分理解王女士的顾虑,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一再建议她去北京、上海等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发现一例早癌

拯救一个生命

最终,王女士听取了高玉强的建议,远赴北京,在一所著名的医疗机构接受了复查,结果得到了与高玉强一致的诊断,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归来后的王女士感慨万千,一方面她十分庆幸能通过健康查体发现了早期胃癌病变,更被高玉强时刻为患者着想、为生命负责的医者仁心和精湛医术所深深折服,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感谢信。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