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篇

感受大洋魅力了解深海宝藏

——青版财经小记者参观中国大洋样品馆

小记者们在观看“大洋号”模型。

感受大洋魅力了解深海宝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今年暑假,青版财经小记者团组织小记者分多批前往中国大洋样品馆参观研学,感受大洋魅力,了解深海宝藏。馆内形状各异的洋底矿石,千奇百怪的深海生物,让小记者们感到非常新奇。

据悉,中国大洋样品馆隶属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依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运行,是承担着我国深海样品接收整理、安全保存、共享利用、成就展示、科普宣传及相关事务的专门机构。中国大洋样品馆以“推进样品共享、传播海洋知识、服务海洋战略”为己任,以“践行传播大洋精神、普及推广深海知识”为宗旨,积极投身于深海科学普及、我国深海成就宣传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事业。

大洋样品馆现有馆舍建成于2007年,2008年投入使用。由样品库房、实验室、展览馆等几个部分组成,馆舍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自2001年接收大洋样品以来,大洋样品馆已接收保存了近70个大洋航次自世界三大洋采集的众多样品。2019年,中国大洋样品馆建成了“中国深海成就馆”,以丰富详实的样品、模型等实物展品、珍贵视频、图片等资源,结合先进陈展技术,围绕深海资源,以“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为主线,集中展示了深海海底多金属资源、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制度与开发形势,以及我国开展深海多金属资源勘探开发活动的光辉历程与辉煌成就。

近年来,中国大洋样品馆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深海领域首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崂山区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教育基地,获得了“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国大洋科学考察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青岛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海洋科普先进集体”“青岛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作为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青版财经小记者前往中国大洋样品馆参观,样品馆的科普老师对小记者进行了详细介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蛟龙’号呀!”在“蛟龙”号模型前,小记者们了解到,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可下潜7000米以上。“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结核,以及海底岩石、沉积物等,是地球演化与环境变迁的见证者。它们在工业生产、国防建设、清洁能源等众多重要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大有可为,对全人类具有重大意义。”小记者们认真地听着讲解,通过大洋科考的一件件标本,了解了大洋科考的发展历程。

“海底生物长得好奇特呀!”在深海海底生物展示区域,讲解员老师说道:“深海热液区生态系统是不依赖于太阳光能,由化能自养微生物支撑的典型黑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重要的基因资源宝库,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小记者们还了解了中国大洋科考的历史以及大洋矿产资源分布的区域和种类,观看了“大洋一号”科考船模型、无人自治水下机器人模型等。小记者们对大洋科考由陌生到熟悉,并由衷地为祖国大洋科考成就感到自豪。

每次参加活动的小记者都会领到社会实践证书。小记者们既学习到了深海大洋知识,拓展了视野,又被中国大洋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深深地打动。许多小记者们表示要向探索大洋的老师们学习,长大也要探索深海里的宝藏。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