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北区:

颜值内涵兼备棚改腾出发展新空间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辛小丽

昨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市北区专场。记者从会上获悉,市北区作为典型的人口大区、民生大区,今年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补短板、提品质”作为民生工作的主线,通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实现了新发展。今年10件40项区办实事已完成33项,累计投入民生支出53亿元,占总支出比重80%,230个城市更新领域重点项目已有161个竣工启用,城区环境、社会服务呈现出积极变化,民生幸福更有“质感”。

教育:呈现优质均衡发展新态势

市北区作为主城核心区,人口密度大,每年净流入学生稳定增长。目前,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共计92所,在校生10万人,肩负着“有学上”和“上好学”的双重压力。近年来,市北区涌现了一大批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名校,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家门口好学校”,全区教育呈现出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新态势。

加快初中强校提质。围绕提升初中教育质量目标,加速振兴老城区教育,确定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青岛42中、青岛21中、青岛市北中学、青岛滨海学校、青岛弘毅中学、青岛第四实验初级中学7所强校提质试点校,逐校开展组团式包干服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7所试点校获评齐鲁名校长、省优秀校本课程等4项省级、10项市级荣誉,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同时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拓宽优质教育群众惠及面,与青岛大学、青岛九中、超银等教育集团深入合作,打造全学段贯通育人新样态,助力市北教育再提升。

实施全域集团化办学战略。市北区在全市率先实施集团化办学,全面启动集团化办学改革3.0工程,发布“4+3+N+X”初中全域集团化方案,实现初中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坚持“模式多样化、内涵特色化、管理集约化、效益最大化”原则,培育4个“创优型”教育集团,组建3个“联盟型”教育集团,打造N种“跨学段合作式”教育集团,开展“X”类多元项目合作研究。各教育集团坚持实施办学理念、特色课程、名优教师、教研培训、活动共创、校外资源的“六个共享”,形成集团内资源的良性流动,实现每所学校都有名校带动,每名学生都有名师引领。

棚改:既有“颜值”又具“内涵”

市北区自2012年起启动了4.9万户、226个棚改项目的征收工作,占全市棚改总量的70%,经过多年的努力,于2022年实现了历史项目的清零任务。通过这些棚改项目的实施,既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又腾空出了存量空间,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腾空的可以重新利用的房屋资源,二是拆迁腾空出的土地资源。围绕这两方面的宝贵资源,市北区结合项目周边实际情况和未来的规划情况,经过科学论证,分门别类制定了详细科学的处置利用方案。

针对位于历史风貌保护区内的腾空房屋,聘请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和产业策划公司设计。按照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通过局部修缮、原状整修、重点修复等技术手段,着力还原历史建筑神韵,保持历史城区肌理和文脉,这部分共有4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大鲍岛、刘子山别墅群、馆陶路等街区近21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同步引进餐饮、办公、金融、零售、文化展馆等业态,现已吸引青岛小馆、青啤1903、世御酒店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入驻街区,该区域目前已成青岛最热网红打卡地之一。

针对历史风貌保护区以外的结构安全、周边情况又允许长期存在的腾空房屋,由市北区属国有平台公司在对原有房屋进行维修加固、结构优化、完善配套设施以后呢,改建为长租公寓、青年旅社、酒店公寓等业态,以满足各类群体的住房需求,对广大市民“住有所居”及外地游客旅游需求,起到了很好补充作用。这部分共计约18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约9万平方米的房屋修缮加固利用。

目前,已经完成了大港纬四路片区、鞍北浪潮片区、顺昌路片区等地块的开发建设,完成土地利用约250亩,新建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包含商品房及安置房住宅及浪潮大数据中心等重点产业项目。下一步,市北区将重点打造郑州路两侧改造项目,将以挖掘利用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产学研优势资源为核心,联动片区内橡胶谷、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叠加两河流域综合整治提升机遇,全力推动片区整体换新,着力打造集科创、人居、教育、产业于一体的雁山科技生态城。

医疗:三大工程保障居民健康

2023年,为推进医疗卫生扩容提质,市北区实施医疗机构扩容、医疗服务提质、健康市北惠民三大工程,取得了一些成效。

实施医疗资源扩容工程,筑牢基层卫生服务阵地。聚焦基层基础建设,在建强区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医疗配套层面上加大投入、持续发力。完成区人民医院升级改造项目,改建住院部3100平方米,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救治能力实现质的提升。统筹推进新建区妇幼中心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将于今年年底前主体封顶。深培优质医疗资源,各级医疗机构达到949家,市北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97人、床位14.38张,处于全市领先位次。

实施医疗服务提质工程,优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突出上下贯通、点面联动,系统打造“15分钟优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圈”。以点带面,做强齐鲁医院(青岛)为龙头、市北区人民医院为枢纽及12所公立社区卫生中心为网底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立了联合病房、专家门诊、人才教育实训基地,实现中心药房、号源下放等10余项便民措施。以面带全,做优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等6所三级医院牵头,以糖尿病、中医药、传染病等专科共建为特色,覆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特色专科联盟,系统性重构全链条、个性化、高品质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实施健康市北惠民工程,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免费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150余场次,“三高一慢”筛查10万余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9.2万余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10万余人,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为患者节省费用1000余万元,审核发放计生特扶家庭补助、一次性养老补助等惠民资金1.3亿元。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