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沧区:

兜好民生底线推动养老向享老跨越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黄元晖

11月28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李沧区专场。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李沧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持续稳定在70%以上。截至目前,15件30项区办实事进展顺利,16项已完成年度既定目标,14项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将全部按期完成。

李沧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尽心尽力推进民生实事,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今年以来,李沧区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城市管理领域13项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对居民楼院、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进行全方位整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11个老旧片区33个小区提前两个月完成改造,惠及居民4300余户。合水路、枣园路实现通车,枣山路二期等6条道路全部开工建设。

新建、续建停车场15处,增加停车泊位9200余个;开放共享停车场38处,释放共享泊位6400余个。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维修车行道、人行道36.6万平方米,改造无障碍设施115处,完成122公里、148个社区楼院缆线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缆线入地全部完成。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近年来,李沧区努力让居住在李沧的家长们不再为追求高质量学校而忍受“奔波之苦”,深入开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中考成绩屡创佳绩,已进入青岛市第一梯队,李沧教育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一方面,继续加大优质学位供给,扩增量。“十二五”以来,高水平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8所,新增学位5.5万个,从学位数上来说,相当于再建了一个李沧教育。在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全部建成后将再新增学位1.5万个。同时,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青岛实验初中等一批名校纷纷落户李沧,2023年青钢片区引进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并托管片区内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引入山东大学优秀基础教育资源,将合作创办高水平九年一贯制学校。另一方面,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存量。着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主动寻标对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优质学校,先后与120余所学校建立交流联系,不断学习新办学经验。

实施集团化办学,坚持以强带弱、以强带新、以强促强,建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12个、覆盖率近70%,建成学前教育联盟办园片区7个、区域内幼儿园实现全覆盖,集团内干部教师有序流动,教学资源共建共研,文化成果共生共享,促进教育资源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李沧区代表青岛市率先接受了第一批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的实地评估认定。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近年来,李沧区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优化调整医疗机构布局。启动区中心医院迁建项目,按照“小综合、有特色”的办院标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就医诊疗环境、提升医疗水平。

加快推动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八医东院区预计年底将投入使用,市内三区规模最大的康养中心--世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也将于明年竣工交付。深化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好满足居民就近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积极推进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联合市三医、市八医与区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格化构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实现专家坐诊、远程会诊和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已惠及居民1.7万名。

强化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覆盖率。成立家庭医生团队182支,上线官方小程序,让居民可精准快速找到身边的家庭医生提出签约需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覆盖42.6万人,实现了街道、社区全覆盖。

从“弱有所扶”到“弱有众扶”

李沧区积极回应民生保障新期待,不断拓展服务方式、强化救助响应,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帮扶水平稳步提升。做优做精养老服务。目前共建成39家养老机构,其中五星级机构有5家,数量位居青岛市第一;建成72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服务站、62处为老助餐点,可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今年以来,李沧区为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1300余万元,完成1处示范性失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建设、提升2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签约人数达到3600余名,进一步提升了养老服务品质,推动养老到享老跨越,兜准兜好保障底线。

制定出台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建立区街居楼四级网格化服务机制,在11个街道均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窗口,积极撬动社会资源,参与“暖家行动”等8个救助项目。深入开展入户走访,今年以来共进行4轮摸排,通过入户调查、数据比对、邻里走访等方式排查“沉默少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发放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民生资金3000余万元,努力让每一位需要救助的群众得到相应救助。

下一步,李沧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弱项,增进民生福祉,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让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