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券商资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券商私募资管总规模为5.42万亿元(包含资管子公司,不包含私募子公司),环比微降0.54%,规模较2022年末的6.28万亿元下降13.82%。
来自《2023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发展白皮书》观点认为,作为公募基金领域的生力军,券商资管独具证券公司的全产业链优势,并且展现出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开拓创新的自我革新之势,多家机构亮点频现,成为不容小觑的“公募新势力”。
私募资管规模持续下降
资管新规后,券商资管为“去通道化”,单一资管规模出现了明显下降。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券商私募资管总规模为5.42万亿元(包含资管子公司,不包含私募子公司),环比微降0.54%,规模降幅持续收窄。
其中,以主动管理能力为代表的集合资管计划规模为2.64万亿元,环比增长0.72%;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管计划规模为2.78万亿元,环比下降1.71%。
因能体现券商资管的主动管理能力,集合理财产品收益备受投资者关注。Wind数据显示,有数据可查的2498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2023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2.88%,有72%的产品保持正收益,10%以上实现6.7%的产品收益率。
券商资管子公司增至30家
在私募资管规模持续下降的趋势下,公募业务成为券商资管业绩增长的突破口。
2023年12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文核准华福证券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以下简称华福资管),这也是去年,继长城资管、华安资管、国联资管、国信资管后获准设立的第5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至此,证券行业资管子公司数量增至30家。
此外,还有多家券商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创证券、东兴证券、国海证券、信达证券等。
“当下证券行业在资管子公司方面的三大特征是设立热情高、增资动作多、申牌较积极。”华宝证券分析师卫以诺认为,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在经历了资管自营混业经营、层层嵌套野蛮生长、资管新规阵痛转型中曲折发展,雏形渐成后逐步回归资产管理初心,规范私募资管业务开展,设立资管子公司,着力公募化业务转型。
面对竞争激烈的资产管理行业,国信证券副总裁、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成飞近日表示,在资管新规推动下,“市场正在奖励真正有投研能力的机构”。券商资管若依托证券公司的特色,发挥产品创新能力,叠加未来多牌照的加持,依然大有可为。供稿:《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