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红礁石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晨光

晨光

◎ 范存华

“窗户啊,你怎么还不见发亮啊?”

我早早就醒了,躺在炕上,眼睛盯着窗户,盼望着窗户赶快发亮,黑夜赶快退去,黎明马上到来。

母亲背靠墙斜躺着,她的头上、脸上,两腮、脖子……整个头部全都是密密麻麻的的银针,仿佛刺猬的身子。

我不知道母亲疼不疼,也不知道一晚上母亲到底睡觉了没有,或者说,是怎么睡觉的。

就在前天,我所在的素邱中学的张升华老师见我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便询问我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见我不语,他再三追问。我便低语说到家中母亲的病又加重了。我说着话,头低得更低了,其实我的眼中早已噙满了泪水,不愿意让张老师看到。

张老师看到我这种满怀心事的情绪,便不住地安慰着我。我使劲擦干泪水,低着头悄悄走进教室,又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好半天不敢抬头。直到张老师开始讲课,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黑板和老师的讲课中,我才抬起头,怔怔地看着黑板发呆。那一刻,张老师到底讲了什么,在黑板上写了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耳朵里,整个人蒙蒙的,仿佛一切都是在梦里,外界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母亲或许是太过操劳,也或许身体本来就不允许那么的辛劳。总之,母亲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是我从未见过的一种病。平时,母亲的身体总是不对付,胃口不好,但还不至于把坚强的母亲打倒在炕上休息。那时,即使家中的中药几乎成为了母亲的家常便饭,母亲照样一如既往地劳作着,几乎就没有一刻休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给母亲熬药。而且,还认识了山楂、神曲、当归、蒲公英、木香等等一些中草药。我专注地看着母亲把经过浸泡过的各种吱吱呀呀的东西,在文火下经过长时间的煎熬,最后剩下多半碗的混黄中带黑的稠糊糊的液体一饮而尽的时候,我的心中感觉母亲的病马上就会好的。因为,那里面有那么多的神奇的东西,感觉对治疗母亲的病一定是有效果的,每一次母亲喝药的样子都是那么得心满意足,似乎很享受的样子,就感觉中药是灵丹妙药,一定会把母亲身上的病全部治疗好的。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更何况对于一个常年有病在身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为家中拮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在日常的日子里遭受病痛的折磨,我既感到无能为力,又担心母亲的病情再一次加重,只能暗中偷偷地抹泪,但还不能让母亲看到。母亲很坚强,最见不得我们为她的病操心,特别是她的孩子为她操心。

下午放学回到家里,我看到张升华老师和教语文的菅梦来老师正在给母亲的头上针灸。那一刻,我简直惊呆了。心说:噢,原来菅老师还会针灸,还会给人治病。

我又一想:怪不得张老师问我家在村子里的什么位置,原来张老师就是为了给母亲治病,减轻我的心理负担,让我安心读书学习。我想到这里,一下子就感动地说不出话来,怔怔地看着张老师,眼中分明溢满了泪水,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

张老师和菅老师仔仔细细地在母亲的整个面部扎满了针灸,感觉不再需要继续了,就在家中坐了一会儿,又说了一会儿话,并在临走前叮嘱母亲和父亲晚上如何做好针灸的防护。最后,他又把我搂在怀里,使劲拍了拍我的后背,说道,孩子,放心,有老师呢。

一晚上,看着母亲头上的根根银针,我感觉到母亲不知承受了怎样的痛苦,但又看到母亲脸上是那么的平静,仿佛头上的所有的银针就是她头上的一根根头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它们就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我知道,母亲是多么得坚强啊,她从不会在家人面前显露出难受的样子,所有的病痛都是自己强忍着,一人承担。

我的脑子里不知咋的就出现了一个画面,“……一根银针治百病……”那是电影《红雨》中的一首插曲。电影中的赤脚医生红雨就是手中拿着一根小小的银针治病救人的。我又想起了母亲曾说过,我小时候,因为肚子胀得鼓鼓的,也是由解放军医疗队的医生用一根小小的银针在肚子上进进出出扎好的。

我想,张老师和菅老师一定会把母亲的病治好的。

但老师说,针灸必须在母亲的身上需要持续待针十二个小时,得等到第二天的晨光出现时,他们才会来起针的。所以,我就早早地盼望着张老师、菅老师早早过来,为母亲起针,母亲的病肯定也会一下子好起来的。

张老师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刚刚大学毕业,年轻英俊,温文尔雅,未曾说话,先是微微一笑,目光慈祥,语速缓慢,永远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菅老师三十七八岁,已经从教多年。英俊潇洒,可以说是白面书生,讲起语文来声情并茂,栩栩如生,他讲的课文总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心中十分喜欢两位老师。因为我是一个电影迷。感觉张老师就跟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主人公演员孙道临一模一样。菅老师就跟电影《难忘的战斗》中的主人公演员达式常一样。

菅老师在讲述蒲松龄《狼》时,特别讲道:“……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那个画面,简直就在眼前,我们听得提心吊胆,心中极其紧张,甚至身上的汗毛孔都开了,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大家都在为屠夫的命运担忧着。紧接着,他又继续讲道:“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我们才算长出了一口气。可是,一转想,又是惊心动魄,“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直到“狼也黠矣……止增笑耳。”我们总算平复了紧张的心情,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整个教室都是欢笑声。

讲《曹刿论战》时,讲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间”字,特别进行了说明。那个时候我们哪里懂得什么文言文,更不用说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后置”等等之类的语法,都是由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讲。那个时候菅老师就是这样,一节课把每一句的所有字都认认真真地讲述一遍。就比如这个“间”字,他举例很多,最终告诉我们,这个字的解释其实就是“参与”的意思。更主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意识,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文言文开始感兴趣,后来为了学好文言文,还在煤油灯下用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晚上,抄写了一本古语翻译的书。

现在,令我惊诧的是菅老师竟然还是一位治病救人的医生。

我的脑海里翻江倒海般的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一会儿迷糊,一会儿清醒。突然,“喔喔喔……”一阵清脆的公鸡嘶鸣,把我杂乱的思绪一下子平复下来。我赶紧把头转向窗户,此时一缕褐色的光线照射在窗户上,在渐渐地变大,变得明亮,整个屋子里都开始鲜活了起来。

我一骨碌爬起来,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揉了一把惺忪的眼睛,一阵风似地跑到大门口,又来到村子里的大街上,在明亮的晨光里向远处眺望……

我隐隐约约看见,在红彤彤的晨光里,有两个骑着车子的身影正在由远及近,逐渐得清晰起来。他们仿佛也看到了我,一边挥手,一边加快了车速。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今天的晨光是最明亮和美丽的……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