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日前,华为传出关于折叠屏产品的重磅消息。据报道,华为正在开发全新“三折屏手机”,目前已经为此开始了备货,预计最快将于今年二季度面世。
据介绍,这款手机可能会采用Z字形态,折叠后的手机屏幕尺寸与一般智能手机差不多,约为6.4英寸,而华为这款折叠屏手机的面板供应商可能是京东方。
调研机构TrendForce预计,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1830万部,同比增长43%;到2027年出货量可能升至7000万部。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检索华为相关专利后发现,华为确实在2022年3月份和7月份注册了两件与三折屏相关的专利。专利描述中清楚地提及到了电子设备具有三个壳体和两处连接件。
2022年11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以及壳体装置”专利获授权。专利摘要显示,该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三折结构,且包括连接件,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壳体和第二转轴组件的第二运动件之间,以阻止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相对第二转轴组件折叠。在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从打开状态相对折叠至第一闭合状态的过程中,连接件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二转轴组件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能够相对第二转轴组件折叠。电子设备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使电子设备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折叠,以确保折叠组件的运动顺畅,并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国内部分面板厂商已布局
目前,国内部分面板厂商对三折屏的产品已有布局。
京东方2023年12月在官微中透露,已自主研发整机结构的三折OLED整机终端,能实现Z字形折叠形态,通过增加一次折叠操作,实现从手机到平板的切换。
据公开信息,京东方2022年初研发出柔性N字形态折叠显示原型机,支持在一块屏幕上既可以内折又可以外折。完全折叠后屏幕尺寸仅为5.6英寸,展开后整体尺寸为12.3英寸。
2024年1月3日,深天马的官微透露,其子公司厦门天马的折叠屏正式量产交付。此前,深天马曾披露,在柔性OLED领域,该公司开发了多个折叠形态,包括内折、外折、三折等多种形态折叠屏。
华星光电于2020年3月初展示了三折屏设计的概念机,该款概念机在完全折叠屏时为6.65英寸,展开可达10.1英寸。
维信诺在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0)上亮相了柔性AMOLED三折屏终端,折叠后屏幕尺寸为5.4英寸,展开后屏幕尺寸为12.3英寸。
折叠屏成高端市场“宠儿”
折叠屏手机等高端品类规模的快速扩大,正成为手机市场在2024年及未来几年复苏的重要助推力。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消费洞察报告》显示,近几年折叠屏销量持续增长,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至2025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在国内厂商中,华为的表现尤为突出,2023年国内折叠屏市场占比达50.3%,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在超高端折叠屏(10000元以上)市场中,其份额更是高达65.6%。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存量换新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在换机时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更高端的产品,通过选择一个配置更好、存储更大、质量更可靠的高端产品,来减少换机的频率和麻烦。
而华为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与精益求精的产品,从消费者体验到品牌认可度,赢得了高端用户的青睐,特别是折叠屏手机市场,拥有非常强势的表现。
迄今,折叠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16年,华为率先研发水滴铰链,并开始申请相关专利。2019年,华为和三星布局折叠屏市场,成为最早入局的厂商,开创“折叠元年”新篇章。
在度过了起步阶段后,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其他厂商陆续跟进,产品发布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行业进入集中爆发阶段。
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延续快速增长趋势,出货量达到196万部,同比增长90.4%。在整体市场大盘未有起色的情况下,折叠屏手机市场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2023年前三季度中,华为稳居该市场份额第一,达31.7%,优势明显。
调研机构TrendForce预计,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1830万部,同比增长43%;到2027年出货量可能升至7000万部。
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表示,在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折叠屏手机受益于形态创新性发展,依旧保持逆势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