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沪指连续上涨收出3根阳线,私募对市场持何种态度?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因信息披露合规等原因,私募净值及仓位测算数据相对滞后),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5.87%,在前一周基础上增加了0.63个百分点,超过一半的股票私募倾向于满仓操作。百亿股票私募加仓最为积极,仓位指数在上周基础上上涨4.12%,经过加仓之后,当前40.36%的百亿股票私募仓位处于满仓水平。
春节后股票私募大幅加仓。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5.87%,在上周基础上上涨了0.63%。具体来看,53.14%的股票私募倾向于满仓操作,29.10%的股票私募仓位控制在中等水平,另有15.05%的股票私募仓位介于20%—50%之间,仅有2.72%的股票私募仓位低于2成。
从规模来看,百亿股票私募加仓最积极。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百亿股票私募、五十亿股票私募、二十亿股票私募、十亿股票私募以及五亿股票私募等不同规模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依次为73.00%、70.66%,72.40%、73.86%和74.11%。其中,百亿股票私募加仓最为积极,加仓幅度在不同规模股票私募中力度最大。
具体来看,百亿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在上周基础上上涨4.12%。经过加仓之后,当前40.36%的百亿股票私募仓位处于满仓水平,47.75%的百亿股票私募仓位处于中等水平,处于低仓和空仓的百亿股票私募占比合计为11.89%。
私募的积极态度还体现在对3月A股行情的信心上。私募排排网评级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月度报告显示,私募管理人对3月A股行情信心大涨,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25.40,相较2月上涨6.81%。
对3月份行情表现,从趋势预期信心指标来看,管理人持乐观态度;从增减仓指标来看,多数管理人有意加仓。
具体来看,3月A股市场趋势预期信心指标值为132,比上月上涨9.39%。其中13%的基金经理持极度乐观态度,比上月上涨7%;43%的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与上月持平;40%的基金经理持中性观点,与上月持平;3%的基金经理持悲观态度,比上月下降9个百分点;无基金经理持极度悲观态度。
仓位的增减计划上,A股市场3月仓位增减投资计划指标值为115.50,比上月上涨2.67个百分点。1%的基金经理打算大幅增仓,比上月上涨1个百分点。34%的基金经理打算增仓,比上月上涨5个百分点。60%的基金经理打算维持仓位不变,比上月下降7个百分点。5%的基金经理打算减仓,较上月上涨1个百分点。无基金经理打算大幅减仓。
此前第三方机构朝阳永续发布的一份私募行业监测数据也显示,自2月5日至2月21日,纳入其监测的4928只股票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达8.02%。其中有4254只产品取得正收益,盈利产品数占比86.32%。在1月1日至2月4日,其监测的17384只股票策略私募产品则平均亏损10.53%,盈利产品比例仅为13.24%。
私募自购不停
在积极做多的同时,更多私募加码自购。
3月1日,海南进化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进化论资产”)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看好,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股东、员工及直系亲属将于3月1日使用1500万元自有资金,继续申购公司旗下中证1000指数增强类产品、量化多空类产品以及量化对冲类产品。
这已是继1月26日后,该私募第二次宣布自购,凸显出其对市场的积极态度。今年1月26日,进化论资产就曾宣布2500万元的自购计划,本次申购完成后,2024年以来进化论资产股东、员工及直系亲属已合计使用4000万元自有资金申购旗下主动及量化产品。
进化论资产表示,前期困扰市场的风险因素诸如雪球敲入、量化DMA、融资融券等杠杆风险相继释放,市场出清较为充分。该公司此前多次公开表示,2024年年中可能是一个长周期的转折点,一方面是已经经历了长达3年的熊市,参考过去几轮的牛熊周期规律,接下去的时间大概率不会太差。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监管新规(例如约束再融资、鼓励分红等)的陆续出台和制造业过剩库存及产能的逐步出清,社会资本回报率有望提升,市场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日,今年来,共有海南希瓦、进化论资产、幻方量化、卓胜私募和久阳润泉5家私募发布过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超3.4亿元。
市场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进化论资产表示,前期困扰市场的风险因素诸如雪球敲入、量化DMA、融资融券等杠杆风险相继释放,市场出清较为充分。2024年年中可能是一个长周期的转折点,随着资本市场监管新规(例如约束再融资、鼓励分红等)的陆续出台和制造业过剩库存及产能的逐步出清,社会资本回报率有望提升,市场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星石投资近日发表观点称,尽管市场已经经历了半个月的反弹,但参考绝对估值水平、股债比价等历史数据来看,目前仍在极度低估的水平。
不过,低估值并不是获得高回报的充分条件。星石投资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地缘政治存在不确定;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里,A股持续保持低估值也是不能排除的一种可能性。那么,站在中期的视角,即便不对估值端的修复作出乐观的预期,盈利端较大概率的改善趋势,也有望对市场形成支撑作用。
星石投资认为,盈利趋势是决定市场方向的关键,2024年大概率是盈利修复之年。一方面,从中期运行方向上看,国内盈利趋势变化与库存周期相匹配,一轮库存周期大致3年—4年,对应盈利周期也是3年—4年。另一方面,近期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仍在内生修复中,市场预期(尤其是对于消费需求的预期)可能过于悲观。
中金公司也认为,A股主要指数前期连续反弹且仍在关键整数关口附近,不排除仍有交易层面因素导致的扰动,但目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与全球市场比较也处于明显偏低水平,短期修复行情仍有望延续,中期走势则取决于政策环境,尤其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
丹羿投资称,未来两个月是财报密集期,其将紧密跟踪宏观上政策发力方向和经济恢复力度、微观上的上市公司业绩成色以及未来指引,寻找新的成长股机会。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分析表示,从板块运行的特点来看,市场的上涨主力已经从蓝筹股、大市值、中字头等有显著超额收益的板块,转为成长股、小盘股和科技股。这是因为:一是成长股、小盘股和科技股超跌反弹,二是海外Ai热度不减,三是国内对半导体等科技产业的扶持有望体现出成果,四是对6G的预期等等。虽然短线有一定的涨幅积累,但从中期来讲,目前仅仅是下跌修复的第3周,即使以反弹来看,目前的修复时间和空间都尚未到位。接下来,可以围绕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主线来积极选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