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言正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下午又下起了小雪,借着前几日还没完全融化的残雪,顷刻间把岛城又包裹成了银色的世界,正是那早春微凉之时,元宵佳节到了。没有繁星点点的夜空下,正是人间灯火辉煌时。望着那天空中被乌云遮挡住的圆月,仿佛有一个声音轻轻地在耳边说:“团圆,就是此刻。”妹妹和妹夫及儿子等下午就回到家了,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日的序幕开启了。
家中两位近90岁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母亲坐在床边,父亲则坐在一旁的藤椅上,偶尔轻咳几声。他们,就是那个年代的缩影,是风雨的见证者。我看着二老的样子,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记得小时候,每逢元宵节,家里总是热闹非凡。父亲,是个有学问的人,每当节日都会给我们兄妹讲述那些古老的故事。而今,他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依旧充满了力量。母亲则在一旁微笑着,手中的针线活不曾停歇。那时的我,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年代。
妹妹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老爸特意拿出了一瓶保存多年的即墨老酒,饭桌上的气氛充分地体现了团圆的寓意。在中国的北方,正月十五的食俗有着独特的韵味。这里的人们不常吃那滑溜溜的元宵,而更倾向于一种大黄米做的糕。这糕,厚实、饱满,仿佛承载了北方人朴实无华的性格。大黄米糕,色如金黄,质如锦帛。每一个切面都显得那么的平整、光滑,仿佛是匠人用心雕琢的艺术品。而那独特的口感,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它不像元宵那样滑嫩,却有着一种更为实在的口感。每一口咬下,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记得那时候吃这个糕,都是切片后用油煎炒后蘸糖吃的。那甜而不腻的糖汁,与大黄米糕的口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仿佛是天生的一对。那甜,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满足。“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我轻轻地说。母亲看看我又望向窗外:“是啊,水中的月亮虽然会波动,但永远离不开那个本源。”
今晚,没有了那黄灿灿的年糕,换成了江米做的元宵,可寓意使我意识到,这不只是对圆月的一种描述,更是对家的一种寓言。不论我走到哪里,家始终是我的本源。父亲微微点头:“孩子,你要记住,不论世界如何变化,家永远是你的港湾。”我紧紧握住父亲的手,心中感慨万千。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中已带走了太多的东西。但家,始终在那里,静静地守望着。
忽然间,外面的鞭炮声响起。我站起身为父母端来两杯热茶:“爸、妈,祝你们元宵节快乐。”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有我们家人聚在一起,融合着天花板上那盏温暖的灯。这个元宵节,不再只是一个节日。它是一个寓言,是对家的歌颂。每一次的团圆,都是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期盼。家,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夜深了,我走进父母的房间,看着已经入睡的老人,心里默默地说:“爸、妈,晚安。”轻轻关上门,心中默念:愿家人安康,愿家永远如初。此刻的我明白,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那平凡中的不平凡——家的温暖与陪伴。这个元宵节,不再只是一个夜晚。它是一个永恒的瞬间,是对家的承诺与誓言。而我,愿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这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