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算力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并带来海量用电需求。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预测,未来两年内AI行业将由“缺硅”变为“缺电”,而这可能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将拉动海量电力消耗。不过,目前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在全球用电量中的占比还非常低。长远来看,面对未来的能源缺口,能源企业需要从提高发电效率、建设电网、实现智能调度、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布局。”
根据全球数据中心标准组织之一“国际正常运行时间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业务在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中的占比将从2%猛增到10%。荷兰国家银行数据科学家德弗里斯在一篇论文中估计,到2027年,人工智能的用电量可能占全球总用电量的0.5%。据他推算,如果谷歌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每次搜索中,每年将消耗约290亿千瓦时的电量。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对中国来说,算力需求的增长同样显著。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算力需求将增长数倍,这无疑会对电力提出新需求。”
如何解决算力需求带来的高能耗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除了需要从算法、硬件、训练技巧等方面进行优化外,光伏、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发展也被寄予厚望。
根据Wind数据,截至3月12日,A股光伏板块上市公司已经达到86家,成为我国光伏产业中的中坚力量。
众多上市公司在细分领域各施所长,加速布局。例如,科士达为人工智能所需的数据中心机房提供不间断电源、温控等基础设施产品。国电南自构建形成完整的虚拟电厂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多场景下虚拟电厂、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负荷聚合商需求侧响应平台等应用需求,开展了虚拟电厂互动响应平台试点工程的实施和系统试运行工作。据《证券日报》 丁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