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栋
2024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
在中国,超过五分之一的人群饱受肝脏疾病的困扰,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药物性肝病等疾病都是常见的肝病。在这些疾病里,有两种疾病一定不能忽视,那就是肝硬化和肝癌,这两种疾病被称为肝病的终末阶段。数据显示,我国的肝硬化患者高达700万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我国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及遗传代谢性肝损伤等。其中,乙型肝炎是中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另外,近年来酒精性肝病与脂肪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呈上升趋势。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肝脏肿瘤科副主任乔兵介绍,肝硬化随病情发展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两个阶段,失代偿期常伴随多种并发症。肝硬化代偿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有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病情进一步进展,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并有多系统受累,可出现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黄疸、出血和贫血等症状。失代偿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肝癌等并发症。
预防肝硬化定期体检很重要
李先生20多年前偶然查体发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当时肝功能正常,没有任何症状,于是疏忽大意,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检查。平时偶尔感觉疲乏,尿黄,也自认为是由于工作忙“上火”所致,直到出现明显症状:疲乏、腹胀、小便深黄色、双腿浮肿,才去医院就诊,而此时病情已经进展为肝硬化。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二科主任魏仁东介绍,李先生的肝硬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携带乙肝病毒,发生了肝脏炎症,炎症持续反复,导致肝脏纤维化持续、隐匿性进展,最终发展成肝硬化。正常人肝脏的代谢功能很强,轻微炎症完全可以没有感觉,肝功能严重恶化后症状才会比较明显。因此发现感染乙肝病毒之后,定期检查至关重要,以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魏仁东强调,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复查。
个体化治疗分层优化管理为患者护航
门静脉高压症及其相关并发症是目前肝硬化最严重的临床问题和死亡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据统计大约50%的肝硬化患者最终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决定了肝硬化失代偿事件(如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腹腔积液、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肝静脉压力梯度被称为测定门静脉压力的“金标准”,它的价值是其他血液及影像学检查不能替代的。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对肝硬化进展有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探讨发病机制、判断疗效等重要意义。
52岁的乙肝患者王先生因肝硬化腹水来院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经肝纤维化扫描提示肝脏硬度值偏高,胃镜检查显示中度食管静脉曲张。考虑其肝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医学介入科医师在局部麻醉下经肘静脉穿刺测门静脉压力,测得结果提示该患者有高于60%的出血风险,需要积极干预以预防出血。随后,代谢性肝病科团队为其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经治疗,患者肝功恢复正常,腹水消退,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再代偿,恢复良好出院。
据代谢性肝病科主任苟卫介绍,通过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对门静脉压力的精准评估,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提供全程分层优化管理,为患者的预后保驾护航。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青岛市门静脉高压联盟理事长单位,聚焦肝硬化与门静脉高压诊治,不断提升门静脉高压防治水平,使广大患者得到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使肝硬化患者得到更专业、细致的诊治及高效、优质的服务,2023年,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开设了肝硬化标准化管理门诊,由肝病科、消化内科、介入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致力于肝硬化病因的寻找、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评估以及肝硬化各种并发症的诊治。通过对肝硬化患者多学科、标准化治疗,对患者制定个体化、全程分层管理方案,能有效控制肝硬化的进程,甚至实现肝硬化不同程度的逆转。门诊部主任于雪介绍,肝硬化专病门诊的开设,可以更好地为肝硬化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