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地铁“五线谱”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如果把地铁比喻成城市的五线谱,那么地铁上的乘客就是五线谱上的音符,每天都演奏着属于这座城市的华美乐章。

在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中有段经典旁白:“地铁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与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路过寒冬酷暑,开往春天。”

在青岛这座山海相依的城市里,地铁是钢筋水泥的交响乐,更是人间烟火气的缩影。它穿梭于地下的幽暗与光明之间,承载着城市的喧嚣与宁静,见证着每一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沿着地铁这条生机勃发的城市“生长轴”,相继开通的地铁线路是青岛日新月异、进阶跃升的生动见证。从“青黄相接”的1号线到“穿山过海”的蓝谷快线,从贯通东西的“金腰带”4号线到“无人驾驶”的6号线,青岛地铁线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承托起这座城市居民们的生活与梦想。

“轨道上的美好生活”飞驰而来,带来了出行便捷和发展机遇。不知不觉中,地铁悄然改变着青岛人的生活,家门口的商圈多了,看演出的次数多了,出差或回家坐地铁换乘的多了,上班族通勤时间大幅缩短了……就连那些拉着“买菜车”有说有笑的“赶集一族”,也成为车站内外的一道靓丽风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云层,地铁站内已是人声鼎沸。上班族们匆匆忙忙,脚步声如同城市的心跳,有力而规律。车厢内,人们或低头阅读,或闭目养神,或轻声交谈,脸上写满了对新一天的期待与憧憬。地铁,成为他们通往梦想的起点,也是他们奋斗的见证者。

地铁是穿梭于地下的钢铁巨龙,更是连接着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的纽带。随着蓝谷快线列车缓缓驶出隧道,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得开阔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之中。这条地铁线路以高架为主,能够观海看山,从南向北穿越崂山山脉,一直抵达鳌山湾,可谓“上天下地,穿山入海”。线路沿途有高楼大厦的城市风貌,有优美的山景,到终点时还能看到海景。地铁,成为连接城市与自然的桥梁,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

列车抵达山东大学站。车门一开,乘客们便迫不及待地涌向鳌山卫大集。远远望去,大集上人头攒动、烟火缭绕。在这里,摊贩们的吆喝声、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图景。新鲜的蔬菜水果、丰富的海产品、香气四溢的农家小吃、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地铁,成为这场乡村盛会的见证者,记录着每一个平凡而真实的瞬间。

傍晚时分,地铁站再次热闹起来。下班的人们带着一天的疲惫,脸上却洋溢着回家的喜悦。车厢内,情侣们相依相偎,老人们相互搀扶,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安静地玩耍。地铁,成为城市中的一条回家之路,让人们在忙碌后找到归属感。

夜幕降临,地铁站依旧灯火通明。最后一班列车缓缓驶出,载着晚归的人们穿越城市的夜色。地铁,成为城市中一道流动的风景,让人们在夜晚中找到了一份安宁。

地铁不仅是城市的交通动脉,更是人间烟火气的聚集地。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建设行动的深入开展,依托轨道交通而生的青岛全域“TOD模式”就像一个个引擎,将人流高效地输送到城市中的不同角落,也由此串联起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如今,地铁里的每一帧都是热腾腾的烟火气,一幕幕体现着市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情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的生动注脚。

十余年来,地铁改变着城市的样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连接城市各个角落的便捷通道,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地铁之于城市,犹如血液之于人体,它将活力与便捷输送到每一个角落,让城市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升华。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