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
5月28日,海创汇旗下创投服务品牌鲸准与阿里云联合,率先发布了创投大模型“鲸准小鲸AI”。5月26日至28日,2024“崂山问海”海洋创新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会上,青岛研发的“瀚海星云”大模型、“问海”预报大模型发布。
一连串大模型的发布,加速推动了青岛乃至山东探索借力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发展的新浪潮。
降价后市场三大变化
一周前,阿里云在武汉AI峰会上宣布通义9款主力大模型大幅降价。其中,通义千问GPT-4级主力模型Qwen-Long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输入价格直降97%,至0.0005元/千tokens(“标记”的意思),1元可以买200万tokens,相当于5本《新华字典》的文字量。
高飞列举了降价后的三大变化:
第一,更多企业选择公共云+API的方式直接调用通义大模型。一家制造业龙头企业,降价前基于开源模型做微调,降价后CTO决定调整公司策略,以公共云上的API调用为主,进一步提效降本。
第二,通义大模型降价让企业有更好的投入产出比。高飞介绍,降价后一家头部招聘企业将大模型在更多业务场景推广,一周内大模型调用量翻了100倍,但数百万调用量的成本不到200元。
第三,接近“免费”的调用成本,让中小企业更愿意“先跑起来”。
会上,海尔智家大脑产品总经理赵乾也表示,通义大模型的降价提高了业务的投入产出比,为海尔智家大模型的落地提供了“非常好的可能性”。目前,在辅助客服、对话小结、智能问答等场景,大模型已帮助海尔智家降本达上亿元。
“借力”阿里云通义等大模型,山东多家县医院已接入众阳健康打造的智能体“众阳GPT”进行试点,医院的护理工作效率提升了70%。为患者提供全程就医指引的“陪诊数字人”也已试点上线。“众阳GPT”帮助曹县人民医院的护士从烦琐的“电脑录入”中解放出来,也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改变了医院的陪诊、护理体验。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应用”
有资料表明,新型工业化让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有44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工业门类最全的国家。
“山东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一个省份。人工智能大模型有非常多的解决行业问题的空间。”阿里云公共云事业部晋冀鲁豫区域总经理李成龙认为,包括生产线的工艺控制、质检、产品的3D建模等场景的优化,将来都会在大模型中找到解决路径。
除了大型企业,更多的中小企业也从大模型的使用中受益。
“推理算力的价格一定要降到足够低,才能真正让AI普惠化。”李成龙表示,大幅度的降价和AI普惠化的推广,同样面向更多的中小企业,包括制造、金融、医疗等专业领域。此外,通过大模型的能力也能直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赋能百业。
“在整个智能终端上,把AI变成产品力是今年最大的变化,青岛有大量的企业围绕终端做创新。”阿里云智能集团大模型与AI计算解决方案总经理张天劼认为,云计算加速了AI浪潮下的产业智能升级,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应用。
不久前,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实施包括算力设施“强基”、算法模型“铸魂”、数据要素“提质”、核心产业“固链”、创新平台“领航”、产业生态“聚力”、场景应用“赋能”7大行动,全面提升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展能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集聚区。
自以ChatGPT、Sora、GPT-4o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相继问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呈现出应用爆发的态势。随着国内外大模型厂商技术角逐进一步激烈,青岛将有更多企业搭上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快车”。
新闻链接
建设海洋大模型矩阵青岛迈出国内“第一步”
——2024“崂山问海”海洋创新发展大会观察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宋佳 通讯员 李宏亮
东风浩荡万里蓝,崂山问海正当先。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突出的特色优势。日前,2024“崂山问海”海洋创新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大会设置了30场特邀报告、8场主题会议、10余场特色活动,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及高校科研机构代表、金融机构代表等400余人参加大会。
从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
看“青岛经略海洋的能力”
随着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国内AI大模型赛道迅速升温。
会上,发布了海洋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瀚海星云”大模型和“问海”预报大模型,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海洋环境预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标志着青岛在国内建设海洋大模型矩阵领域迈出“第一步”。
据悉,“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是一款面向国产新一代超算平台研发的多模态泛领域科学人工智能大模型,突破了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受算力资源规模严重制约的“卡脖子”难题。该模型开展千亿以上参数大模型分布式训练,构建起国产自主科学智能底座。以“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为基础,可以垂直赋能多应用领域及多应用场景,形成“1+N+X”基础大模型应用体系,用于加速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问海”预报大模型作为“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应用体系中的海洋领域大模型,聚焦海洋科技前沿和产业应用的重点场景,打造海洋智能数字孪生系统。此次发布的“问海”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旨在提升海洋环境透明能力,为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国实科技集团联合启动海洋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双方将依托各自在港口运营和海洋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在海洋港口大模型应用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提高港口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港口服务水平。
“瀚海星云”和“问海”大模型的发布以及海洋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启动,是青岛市深入实施海洋产业领域“人工智能+”行动,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抢占海洋人工智能发展赛道的写照,标志着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走在国内前列。
当前,青岛市正加强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赋能,积极拓展海洋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在海洋系统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主题会上,5家公司进行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现场推介,5家单位现场发布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随后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针对应用场景需求,进行了现场“揭榜挂帅”,探讨合作,主题会吸引了30家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单位和50家海洋领域企业参加。现场工作人员表示:“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由青岛国实科技集团牵头建设,将形成服务核心海域与全球大洋预测、海洋药物与保健品研发、北极航道导航、智慧港口等领域创新发展的合力,带动临床疾病辅助诊疗等其他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多产业创新发展。”
从海洋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看“青岛经略海洋的决心”
本次大会深度聚焦青岛海洋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举行了山东省海洋物联网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云端服务平台发布仪式。该平台由青岛国实科技集团联合30余家单位,按照“头部企业+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打造,标志着青岛在落子“海洋物联网”科技成果转化这步棋上取得重要突破。平台收录了涉海高质量专利500余项,登记专家百余名,达成战略合作科研院所、企业机构50余家。平台建成前,青岛国实科技集团已转移转化芯片设计冗余填充方法等青岛涉海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7项,实现成果转化营业收入5.39亿元。
在“青岛好成果”投融资路演推介会上,青岛国实科技集团与中国银行、君戎启创私募基金、喜海投资控股集团等联合发起“海洋协同创新发展投资联盟”,将在资本运营、资产管理、基金投资等领域实现多维度资源共享,持续提升金融服务青岛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
今年以来,青岛突出发挥“链长制”和“链主企业”作用,提升产业园区运营水平,招引一批数字经济大项目、好项目。为此,青岛海洋科技中心、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国实科技集团在大会现场发起“青岛海洋科技产业招商洽谈会”,这一政企携手举办的招商引资洽谈会吸引30家意向入驻企业代表应邀出席,12家企业就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与会代表相继对青岛蓝谷、崂山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崂山实验室产业化基地进行了推介,旨在形成“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器-产业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园区运营体系,助力打造青岛“海洋物联网”产业的“标杆孵化器”和“示范产业园”,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青岛锚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改造提升船舶和海工装备等优势海洋产业。而中试便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节点,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大会展示了青岛国实科技集团的海洋智能装备中试生产公共服务平台。该中试平台建有一条柔性生产线,面向波浪能滑翔器、智能浮标、无人潜航器、无人机等海洋观探测装备,提供从样机到产品的一站式中试生产和验证服务,加快青岛本地海洋智能装备科技成果从“成果”到“产品”的产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进程。
从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看“青岛经略海洋的底气”
算力基础设施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青岛经略海洋的强大引擎。
5月24日,青岛成为中国算力平台全国首个节点城市。当天,青岛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又称为“青岛市算力一张网”,由青岛国实科技集团牵头,联合青岛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中科曙光以及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建设,整合青岛市零散性算力资源,实现多元算力的统一架构、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调度和统一供给,标志着青岛市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依靠该平台,青岛市算力资源分散、供需不均、闲置浪费、系统多样、业务对接难等问题将得到解决。无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数据分析还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都有了及时、可靠的算力支持。算力调度平台还可以支持企业开展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提前发现和解决运营中潜在的问题,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助力各类企业更好上云、用数、赋智。
据悉,青岛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就是依托青岛算力龙头——青岛国实科技集团运营的超大规模混合算力平台建设的,该平台是青岛目前最大的通用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包含新一代国产超算、X86超算、GPU和大数据存储4大集群,其算力世界领先、算力设施国内规模最大。其新一代国产超算集群,是我国自主可控程度和水平最高的国产超算集群。过去,中国超算的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大多依赖国外,而国实新一代国产超算集群从核心器件到系统软件则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轻松应对数千万核超大规模并行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