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
王海宁是青岛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
最近我在与海宁先生交谈时,他说曾设计过几套“青岛风景”的火花。
让王海宁记忆犹新的是,1982年他设计了一套“崂山风光”火花,次年火柴新品投放市场。当时王海宁就职于青岛市轻工业研究所,从事工业设计和包装装潢。在接受这一设计任务后,他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查阅资料、规划构思、绘制草图、几易其稿,最后顺利完成。
20世纪80年代初,崂山慢慢解开面纱,崂山旅游也刚刚兴起。大多数游客会选择行车路线方便的南线、走马观光地看看龙潭瀑和太清宫等几个景点。来回五六个钟头,算是较为完整的一次崂山旅游。但游览过后,总会流行着一句“不去崂山是遗憾,去了崂山更遗憾”的口头禅。
其实,崂山风光自然秀美,不仅有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的崂顶,凭借“海上名山第一”之称以及“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之誉,崂山更是闻名遐迩。如何巧妙设计,把“崂山十二景”融入一幅整体感的立体游览图、也让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不再心生遗憾,便成了摆在王海宁面前的挑战课题。
华楼叠石、飞瀑潮音、九水明漪、巨峰旭照、明霞散绮、蔚竹鸣泉、云洞蟠松、龙潭喷雨、太清水月、华严佛寺、狮峰宾日、海峤仙墩,这些就是著名的“崂山十二景”,而王海宁大部分都没去过。此时,每一个构思、每一根线条、每一次落笔、每一种组合,完全靠他的想象和洞察,再加上他对崂山在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诸多方面的熟稔和认同。
主题明确,如何表现?王海宁最终选择国画与壁画相结合的形式,力求突破概念化和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以前的设计都是单个画面,王海宁说,他想应该去改变一下。依照“崂山十二景”在平面地图中的方位,
他首先考虑将崂山的时间与空间概
念以及自然特色与人文理念融合起
来,然后再逐个将“十二景”散落在地
理方位中、形成“收是一幅画、放是景
点图”的联票拼接格局。当你放眼望
去,将是一帧史诗般的立体的崂山全景图。若再仔细回看,又能准确找到“十二景”,达到形式的完整与内容的和谐完全浓缩于一幅画面之中。
设计的时间大致用了一个多月,海宁回忆道,绘制时是直接画在卡纸上的,至少画过二三稿。先是铅笔稿、再是彩色稿,绘制时先要将每一幅景色的特点找出来、再将“十二景”贯穿起来、最后调整“十二景”之间的自然融合关系,以形成大景的气蕴与个景的优美。画稿完成要印刷的尺寸,要比实际的成品大一些。
如今当我们把这套火花捧在手中时,细看个景,突出主题;远观大景,完美无比。“十二景”的四字名称也分别在每一枚卡标中由印章篆体和加粗黑体列明,红黑相对、形成视觉撞击;字体呼应、融会古今对话。几行文字说明,也是对“十二景”应有的解释和推广,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更符合火花收藏者的心愿。而每一枚卡标中的阴文与阳文印章的交相呼应,似乎也在诠释道教文化的阴阳理念。
凭借精妙构思与新颖设计,王海宁创作的这套“崂山风光”火花获得了山东省评比的奖项。细问受奖名称,王海宁笑着说,实在是记不起来了。奖”“对于王海宁来说,更像是“励”,是又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的开始。
80年代青岛火柴厂委托王海宁所在的轻工研究所开发和设计新产品,这套崂山火花便是其中之一。王海宁提及,这套火花在设计时,单是草图阶段,他就花费了好长时间。在表现方法上,也尝试过多种效果,最终选择了可横拼和竖接的形式。他说,这一构思考虑更多的是崂山的自然景观,而整体效果也基本能比较全面地体现崂山的精神和特色。王海宁随口说出的这一定论,让人感觉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严谨和谦虚。
设计的艰辛,让他至今还保存着这份设计的原稿。当时的设计全靠手绘,没有现今如此便捷有效的电脑辅助工具。印刷制版时,也是直接用了他的手绘稿。王海宁补充说,这套火花设计时的定位是用于高档特色火柴,工厂还考虑增加当时比较少见的外盒包装。后来由于成本原因就改为普通装了,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套十二枚的火花。
三十五六年过去了,火柴早已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我所收藏的火花却成了记忆的一条线索和回忆的一段情缘。今天,崂山已成为青岛名副其实的一张名片,而从设计火花的年代那仅仅只有一块钱的游览票价,到去年一张景点门票要130元来看,足以说明游览崂山之火。据说,今年的通票又涨到了160元,而唯独火柴,尤其是海宁先生设计的那套火花,今日已不能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