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永不过时的传统技艺

前不久,去铭史堂工匠艺术博物馆研学,让我有幸见识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和精妙所在,久久难以忘怀。

首先这个博物馆的大门就非常古香古色,木质的大门上有两个铜做的铺首,嘴里叼着圆环,馆长说有避祸求福的功效,一个大门都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内涵。当然,古人的智慧可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比如柱础,就是为了防止屋柱直接接触地面被潮湿腐蚀,而在柱脚上添上的一块石墩,单单就是这么一块石头,上面就雕刻了各种动物、花卉等等的造型。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最让我惊讶的还是珐琅器的展厅,掐丝珐琅器是把铜丝镶嵌在陶瓷器皿上,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图文,都镶嵌得特别精致、栩栩如生,真是方寸之间大有天地啊!

研学过程中我也有了不少感想,一是古人的智慧和技艺是一笔宝贵财富,完全可以拿到现代来使用,下一步我要仔细研究一下,看看哪些可以改进现在我们使用的一些物件,不仅会更美观,还会更实用。二是做事情要精益求精,看看古代匠人一个小小的碗都做得美轮美奂,我写作业时却有时连字都写不整齐,确实有点惭愧。如果做事不够认真仔细,可能还不如不做。三是要保护好这些工艺品,馆长介绍说这次我们观看的山海经成对景泰蓝缸,是从法国收购回来的。等我长大了,如果有能力我也会从国外购买更多流失海外的收藏品回来,捐给博物馆,让它们重回“母亲”的怀抱,让更多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青岛镇江路小学

五年级7班 阎景祥

指导教师 居晨燕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