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红礁石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家乡的小河流淌着童年

童年时期,每逢夏日来临的季节,老天爷接二连三浇上几场大雨,家乡的田野里大大小小的池塘沟壑里便蓄满了水,缓缓的溪流就会沿着坝沿子肆无忌惮地流淌下来,冷不丁裹挟些小鱼小虾儿顺流而下。那阵子,我们一群小屁孩儿就会无所顾忌地淋在雨里,叉开两腿撅起屁股摊开双手,专等那些鱼虾们往手心里钻。

当然,在捉鱼摸虾的过程里,最棘手的还是那些滑溜溜的泥鳅。泥鳅的浑身上下蓄满了黏液,有时分明抓在手里,冷不丁又会从指缝间轻易溜走,有时也会接二连三冲破我们的层层封锁线,从容地逃之夭夭,狡猾程度令人防不胜防。

泥鳅固然难缠不易捕捉,我们自有应付的法子。将小网缝制在铁丝绕成的圆圈上,然后在一根长短适宜的木棍上固定结实,安置在水流湍急的溪流里进行捕捞或守株待兔,纵然再狡猾的泥鳅也难逃被生擒活捉的厄运。

待雨停天晴,小伙伴们你瞧我、我瞅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嘲弄着对方浑身上下沾满泥巴弄成了大花脸。那一刻顾不得羞涩,相互调侃着甩掉衣服,扔进水流里冲洗干净,拧干了水悬挂在树枝上,随后扑腾着浪花跳进水里,凫水、打蓬蓬、学狗刨玩得不亦乐乎。别看小伙伴们的年龄不大,论水性个个都很娴熟。闹够了、玩恣了,干脆比赛练“憋气”。喊一嗓子“开始”,齐刷刷地缩进水里,直到憋得脸红脖粗浑身难受了,才摇晃着脑袋浮出水面,潇洒地甩甩头发透口气儿。

在水深的地方扎猛子,需要胆量也需要勇气。摸石头、捞河蚌都不算能耐,在水底捉到泥鳅才算真本事。泥鳅这玩意在水底异常灵活,如果憋着气钻入水底,再赤手空拳捕捉它确实不易,这样就需要捕捉的手段和技巧了。泥鳅的软肋是脖颈部分,卡牢了自然挣脱不掉,至于拿捏其它部位自然难以如愿了。

疯够了,爬上岸略作休息。这时候,面对大大小小的战利品,顺理成章地进入慰劳肚子阶段。枯草断枝淋湿了都没啥关系,田野的沟壑边到处矗立着一堆堆玉米秸草垛。从里面抽出一捆,择一僻静背风场所挖洞搭建灶穴,将泥鳅宰杀了用黄泥包裹严实了,置放在点燃的柴草下,将小鱼小虾儿用小树棍穿插起来,架在火焰上慢慢烧烤,纵然没有油盐酱醋的佐料也吃得津津有味。

一切摆弄妥当,柴草火焰开始慢慢熄灭,莫着急,让火炭再煨一会儿就算大功告成。掰开焦黄的泥团,刚刚还趾高气扬的泥鳅们软绵绵地散冒着热气,阵阵扑鼻的香气令人立生津液,大咧咧啃几口的感觉那才叫过瘾。

过去的年月里,庄户人的日子过得拮据,很少有机会改善生活。因此,每逢河塘干涸见了底,拎着桶、提着梢、端着盆前来捉鱼摸虾的人层出不穷,鲫鱼、鲤鱼、鲢鱼什么的在浅水里翻腾着浪花,其貌不扬的泥鳅自然少有人睬,索性趁着淤泥滋润争先恐后地钻入地底下躲藏起来。纵然如此,待池塘彻底干涸露出裂缝时,随便掀开干裂的泥块,一窝窝的泥鳅便会袒露无遗,慌乱之下无处躲藏任你随意捕捉。

家乡的小河滋养着一辈辈的庄稼人,长大后我时常梦回到那个编织童话的童年时代,那里回荡着童真无邪的欢声笑语,流淌着淳朴乡土最欢乐的时光。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