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再见!青岛银川西路“大绿罐”拆除

老员工在即将拆除的大尧气柜前打卡留念。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5月8日,记者从青岛能源集团获悉,经过专家对拆除方案的论证,矗立在银川西路的绿色燃气“大罐子”——大尧气柜启动主体拆除工作。

位于银川西路的大尧气柜,是浮山南麓现存为数不多的工业建筑,也是一处地标性建筑。它曾默默承担了岛城人工煤气、天然气调峰的重要作用,为满足市南区及崂山区高峰稳定供气立下汗马功劳。

大尧罐站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发展进程推进,管道燃气用户迅猛发展,市民对“一开即用”的管道燃气也需求剧增。而煤制气一期工程受供气能力制约,远远不能满足岛城市民生活和工商用户需求,尤其是位于当时供气管网末端的麦岛至团岛沿线用户,深受高峰用气压力不足的困扰。为解决民生需求,在煤制气二期工程上马的同时,大尧罐站也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浮山脚下开始兴建。

对于广大群众关心的气柜拆除后的燃气保障问题,能源华润燃气工作人员介绍说,为服务城市未来发展,解决管输压力问题,公司在2009年至2016年,历时8年,投资9亿元,改造780公里老旧管网,有效提升管输压力,配合科学的调度指挥和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完全满足城市燃气需求。在2022年,投资14亿元建设的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工程,未来将与董家口LNG码头项目协同一体,让青岛成为气源首端,进一步辐射胶东半岛城市群。公司还提前布局,建有6座天然气门站、管网6400余公里,形成次高压“三横四纵”的布局。

经过近五年的供气服务保障,公司在完全满足燃气用户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担负起岛城“煤改气”项目、清洁能源项目等用能需求,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为推动岛城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十足底气”。

“‘建于民生职责,拆于使命担当’,气柜虽然拆除,但我们责任不变、职责不变,我们将一如既往、实干争先,按照‘气热一体,多能互补’的方向,耦合多种资源,努力奔赴燃气事业美好发展的星辰大海。”气柜前拍照留念的员工对记者说。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