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璐
近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据悉,2022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8.5%,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全市20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且水质均达到Ⅳ类及以上,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历史最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大气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立足持续提标提质。印发实施全市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夏秋季臭氧污染强化治理及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方案,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开展全市扬尘整治专项行动,排查涉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企业519家,工业企业料场堆场共790个,确定料场堆场整治提升项目28个。对全市道路扬尘情况进行出租车走航监测,发现污染点位770个,开展污染点位溯源,组织责任单位完成整改。开展柴油货车排放常态化执法检查,检查柴油车辆2500余辆,检查加油站650余家次,实现对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监管全覆盖。提前两年完成高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比例9%的目标任务。
2022年,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浓度分别为26、49、8、28、15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PM10、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浓度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历年最低;空气质量优良率88.5%,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二;各区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范围为81.1%~89.6%,同比均改善。
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优良
坚持海陆同防同治。严格落实湾长制,系统推进海湾综合治理,6174个入海排污口完成排查整治和验收销号6161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印发实施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胶州湾海洋塑料垃圾“清漂”专项行动方案,加强海湾保护和污染防治。开展入海河流总氮排查,健全完善“一口一档”,治理陆源污染入海。完成年度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评价、崂山湾和丁字湾3个季节生物多样性普查。组织开展海洋环境风险源排查,形成环境风险管控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环境风险管控。
2022年,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历史最佳;灵山湾成功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成为省内唯一成功入选的优秀案例,央视《焦点访谈》等主流媒体对我市海湾保护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2022年度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印发实施“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协同控制三年行动计划,西海岸新区获批全国首批、全省首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印发实施青岛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崂山区、城阳区成功创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成功争创首批全省生态文明十强县。持续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增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766个,完成农村环境整治的行政村101个,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3处。全省首创非道路移动机械以“改”促“治”新模式,组织青岛港100余台机械升级改造,实现微成本减排。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开展5轮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完成2863家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全市工业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合格率达到100%。颁布实施《青岛市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全省出台首个地方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累计安全处置医疗废物3.09万吨,未发生二次污染影响环境安全情况。开展多轮覆盖全部核技术利用单位的隐患排查行动,共核查核技术利用单位1456家次,检查发现问题158个,整改完成率100%。全市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环境电磁辐射总体状况较好。全市各类功能区昼间、夜间噪声全部达标,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同比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