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首批上市券商2023年业绩出炉

头部券商收入均衡,中小券商弹性十足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上市券商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正式拉开帷幕,得益于自营业务的修复,上市券商整体业绩有望保持增长。总体来看,头部券商业务收入较为均衡,中小券商业绩弹性足。其中,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实现归母净利润197.21亿元,拟现金分红超70亿元。

中信证券拟分红70.4亿元

3月26日晚间,中信证券披露了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0.68亿元,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197.21亿元。

年报显示,中信证券全年收入结构均衡,各项业务保持均衡、稳定发展。投行业务方面,股债承销规模合计2.2万亿元;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客户数量累计达142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保持人民币10万亿元级;资管业务方面,总体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超过3.2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公布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4.75元(含税),拟现金分红70.39亿元,占公司2023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36.67%,较2022年提升1.79个百分点。

财富管理业务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信证券客户数量累计达142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保持人民币10万亿级,同比增长4%;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人民币1902亿元,排名行业第一。

中信证券同时也公布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4.75元(含税),拟现金分红70.39亿元,占2023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36.67%,较上一年度提升1.79个百分点,分红方案待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后有序实施。

据统计,中信证券A股上市二十周年以来,已实施累计分红739亿元。近3年来,现金分红比例始终保持在30%以上,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

自营业务修复对业绩增长功不可没

截至3月26日记者发稿,中信证券、国联证券、国元证券、方正证券、国海证券等上市券商披露了2023年年报。整体来看,在去年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下,得益于自营业务的增长,上市券商业绩表现整体向好。

具体来看,2023年,方正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1.19亿元,同比下降8.46%;实现归母净利润21.52亿元,同比增长0.21%,连续五年保持增长。国元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3.55亿元,同比增长18.99%;实现归母净利润18.68亿元,同比增长7.75%。国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1.88亿元,同比增长15.81%;实现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31.18%。国联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9.55亿元,同比增长12.68%;实现归母净利润6.71亿元,同比下降12.51%。

在上述上市券商的主营业务中,自营业务的修复对其2023年业绩增长功不可没。例如,中信证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218.46亿元,同比增长23.87%;国元证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为11.7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方正证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7.05亿元,同比增长53.54%;国海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为6.34亿元,同比增长218.61%。国联证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2.43亿元,同比增长7.31%。

财信证券分析师刘敏表示:“2023年,在权益类市场低迷叠加阶段性收紧IPO等影响下,券商经纪、投行、资管业务均承受一定压力,业绩增长主要是由自营业务低基数驱动,且业绩高增长券商多数为2022年基数较低的中小券商。”

对于自营业务增长的具体原因,各家券商也在年报中阐释了自己的最新“打法”。中信证券股票自营业务坚持聚焦上市公司基本面,着眼于降低组合波动及增强抵御外部宏观因素冲击的能力,加大各类非方向性投资布局,模式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多元业务框架基本搭建。方正证券延续“重配债轻配股”的配置策略,2023年继续提升债券投资规模。国元证券在提升投研能力和投资交易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自营固定收益积极向资本中介与客需业务发展、自营权益积极向非方向性业务转型。国海证券持续打造固定收益投资业务优势,同时权益投资业务实现稳步发展,自营投资业务结构不断完善。

券商两类子公司迎监管新规

近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券商投资业务、推动券商两类子公司合规展业,防范金融风险,中国证券业协会拟对《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和《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进行修订(以下简称“新规”),并于近日征求行业意见。

对比现行管理规范,新规有11项变化,其中业务规则方面调整最多。主要亮点包括,增加两类子公司现金管理投资标的种类、优化另类投资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增加子公司对非标准化金融资产净值调查和投后管理的相关要求等。

中银证券非银分析师张天愉在近期研报中提到,当前证券公司通过私募基金子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进行直投、跟投业务服务于实体企业股权融资需求,预计随着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职能的进一步强化,证券公司对私募子公司、另类子公司投入将增加,同时成立资管子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以服务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也将成为证券公司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共84家,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79家,更多券商也在摩拳擦掌申请相关业务牌照。

就另类投资子公司方面,据公开信息梳理,2022年以来,共有甬兴证券、中邮证券、国新证券及世纪证券四家证券公司获批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与此同时,多家外资或合资券商亦积极发力,高盛高华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等均已相继获批开展另类投资业务。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