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百名校长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青岛枣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齐鲁名校长刘岩林:

“全环境”阅读,为孩子成长点亮心灯

学校是全民阅读的主阵地之一,我们一直秉持着全面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理念,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新环境下,学校更加聚焦改善阅读质量,提出“全环境”阅读方式。从硬件基础、常态阅读、家庭阅读、学科阅读等多个方面,构建比较完善的、有效的阅读系统。

首先,我们提出“全环境”阅读是什么?全环境阅读旨在全面调动阅读活动中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整合建构多维、立体、开放的阅读体系,通过丰富的阅读到快乐阅读的活动,以阅读养德、阅读启智、健体、育美、促劳为价值追求,帮助学生达成知识、文化、智慧和精神成长的贯通,以阅读促进学校的五育并举。

“全环境”阅读首先要创造温馨的环境。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在此自主借阅、网上阅读,而校园最美的景致就是孩子们捧一本书在安静的校园角阅读,在学校,每个角落里都会有这样爱读书的老师和孩子。

常态阅读为“全环境”阅读提供必修课。在学校进行阅读,要给孩子们什么?我感觉首先要给他们读的时间,除了进图书馆读,还给孩子们确定了晨诵、午写和暮读这三个时段,为学生成长奠基,这也是一个广泛吸收的阶段。首先晨诵,每天早晨10分钟到一刻钟,各班就进行诵读、朗读。然后还有暮读,晚上至少半个小时。还有午写,每天中午一刻钟时间,孩子们静下心来写字。还有给孩子们的展示时间,光读不展示兴趣不高,既读又展示就会推动它的兴趣不断前进。所以每节课都规定了课前3分钟展示,这已经成为岛城包括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为学校点赞的小环节。

特色阅读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把阅读融入传统节日当中,比如端午节里读屈原,读历史名人故事。在丰富的阅读活动当中,还要培养孩子们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一点是我们当下全国包括每个家庭所缺乏的。所以我们从老师和伙伴推荐书目,到现在孩子们自主选择,由一开始的老师让我读,发展到现在的我要读、我想读。

学科阅读为“全环境”阅读提供了深度和广度,学科阅读也是“全环境”阅读的重点。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还是其他各个学科老师的事情,比如我们英语学科也开展英语小短文阅读,自编了学校的阅读教材。另外,语文学科在大阅读基础上,开始走深,通过课题研究推进阅读。“全环境”阅读在学校各个学科都渗透开来。

家庭阅读为“全环境”阅读丰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阅读基因。学校一直以全环境阅读为己任,让书香飘进每个家庭。我们特别倡导亲子共读,把阅读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亲子共读不是教教算术也不是教幼儿园小朋友背背唐诗、记记单词,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在亲子共读当中,一定要关注两个问题:读什么和怎么读。现在很多家庭都能关注到让孩子读,但是读什么可能很多家长不在意,要千方百计给孩子们推荐他们应该读到的东西。还有一个是怎么读,现在很多家长往往做不好。有时家长工作累了,读着读着就睡了,或者看到孩子睡着了,就算了,一天的读书活动就结束了,往往这样的读书只是浅层次的阅读。我们特别欢迎每个家庭、每个父母,在孩子们读后都能请孩子们大概复述一下、讲解一下,这是语言表达和情感沟通的过程。另外,如果家长有时间,能够给孩子们提个问题让他们解答一下,就更好了。我特别推崇这两种方法,也是我给我们的家长和更多场合所推荐的。

此外,网络阅读和交流也为学校全环境阅读拓宽了更宽广的空间。我们还进行线上班级读书会,孩子们会选择喜欢的书籍进行读书分享。

我们都知道,学习能力比学习到什么知识更重要,阅读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帮助孩子们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拓展知识、提升气质,就像我们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能够提高理解力、表达力等等,我感觉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孩子们收获感和成就感。所以我们也特别期待,能够将读书活动长久开阔做下去,点亮孩子们成长的心灯,让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不断有好书引领前行。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